收入倍增计划如何提振消费
收入倍增计划如何提振消费
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,到2020年,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。这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关系到全体国民收入水平、收入增速和生活质量,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关注。未来十年,如果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7%以上的增长速度,政府保障国民能够充分就业,国民收入倍增就会实现。未来十年人口红利减少是收入倍增计划面临的挑战,只有加快科技创新,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,才能很好地应对挑战…
收入倍增可促进内需
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,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升,虽然民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,但是在收入分配中的占比还是不如政府和企业。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以改变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,尽快实现民富,使更多的普通人能够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。
人均收入倍增将造就巨额购买力
众所周知,消费总量与劳动者收入水平直接相关,而伴随着国民人均收入倍增,中低收入群体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重必将越来越大。国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,将直接带动中国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双重飞跃。
目前普通民众生活压力较大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在过去十年里,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.8倍,扣除价格因素,年均实际增长9.2%。
如果简单从数字上来看,国民收入无疑是在快速增长的,但不能忽视的现实是:由于货币贬值过快,物价上涨过快,尤其是房价过高、增速过快,使得民众的购买力并未同步增长,生活压力很大。
按照统计学规则,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,到2020年,随着国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,中国的国民消费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,这能促进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国民收入倍增可促进大国崛起
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以显着提高国民收入水平,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。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,但是人均收入和GDP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。
国民收入增速跑不赢GDP
2007年以前,中国国民的收入增长比较慢,年平均增速在7%左右,低于同期的GDP增速。但今年和去年,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2%左右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9%,已经基本达到或超过GDP增幅。
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民众的辛勤劳动,现在开始改善民生让城乡居民能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,这将改变过去粗放经济增长模式下,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的状况。
国民富裕 国家才能真正强大
从中国本身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民富是国富的基础。只有真正实现民富,中国的国力才能实现快速腾飞,大国崛起才能早日成为现实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0年,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。以上述数据为基数计算,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38000元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000元。
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下,中国国民的收入水平所能支撑的购买能力并不高,房子、汽车等大件消费普通国民还无法实现。假如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,国民收入能够实现倍增,那么必将极大地提高中国国民的消费水平,衣食住行无忧。
人口红利减少是收入倍增计划面临的挑战
现在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,退休人口在逐渐增加,劳动力人数减少,在计划生育政策尚未适当调整的情况下,人口红利减少将对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形成挑战。
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
GDP的创造需要靠所有中国劳动者的辛勤劳动,人均收入倍增意味着劳动成果至少也要倍增。
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,中国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,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,因此15至64岁的劳动力人口总数从2013年起将开始减少。这个年龄层的人口在2020年前可勉强维持在9亿人左右,之后减少将呈现加速度。
单位劳动力效率十年内需要提高2.5倍以上
截至2009年底,中国总人口13.34亿人,其中,劳动力资源10.69亿人。预计2020年,中国人口总量要达到14.5亿人,但是劳动力人口只能勉强维持在9亿人左右,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2009年底的80%下降到62%。
从以上数据的简单计算可知,未来十年内劳动人口数量下降,总人口数量上升,每个劳动者身上的担子更重,所有劳动者只有创造出2010年2.58倍以上的劳动成果,才可能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。
应对挑战可放开二胎
由于当下中国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已经非常高,中长期通胀压力较大,中国不能像美国一样搞量化宽松,否则国民增加的收入将被通胀消耗,甚至原来的财富也被超发的货币稀释。
未来应当适当、有条件地放开二胎生育,这对改善劳动力结构,延续人口红利有一定的帮助,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负担在中国劳动者身上的压力。与此同时,还需要加快科技创新,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生产效率,进行产业更新升级,这样才能很好地应对挑战,为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。
摘自财经观察报